赵丽萍
二、缺铁性贫血的病因
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饮食缺乏:饮食中铁元素摄入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。常见于素食者、高蛋白饮食人群或铁含量丰富的食物(如动物肝脏、红肉)摄入不足的人群。铁元素主要以Fe³⁺形式存在于食物中,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。
消化道问题:某些消化道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和肠道对铁的利用。如胃病(如胃炎、胃溃疡)、肠梗阻或胆道梗阻等。
血液相关疾病: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铁元素丢失过多或吸收障碍。如血红蛋白减少症、巨幼细胞性贫血等。
三、缺铁性贫血的症状
缺铁性贫血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几点:
头晕、乏力、心悸:这是缺铁性贫血最明显的临床表现,尤其是轻度贫血时更为明显。当贫血较重时,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、食欲不振等全身性乏力症状。
面色苍白或黄蜡:血液中血红蛋白减少会导致皮肤和黏膜的颜色变淡,甚至出现黄蜡现象(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)。
精神行为异常:烦躁、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及异食癖等;
其他表现:毛发干枯、脱落、皮肤干燥、指(趾)甲缺乏光泽、脆薄易裂,重者指(趾)甲变平,甚至凹下呈勺状(匙状甲)
![]() |
四、缺铁性贫血的检查方法
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诊断缺铁性贫血:
血液检查:血常规检查(如红细胞计数、血红蛋白水平)是最基本的辅助诊断手段。
铁代谢检查: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(TIBC)检测可以帮助判断铁的吸收状况。
膳食调查或24小时动态监测:通过饮食日记或静脉采血监测摄入的铁元素量,判断是否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标准(如铁摄入不足)。
五、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
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及时补充足够的铁元素。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:
补充铁剂:穿刺补液疗法(CPI)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,通过静脉注射铁盐溶液来快速补充铁元素。补充铁剂后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相关指标,以确保铁的吸收和利用情况良好。
![]() |
控制慢性疾病:对于有其他消化道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,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或生活方式。
六、预防措施
增加铁的摄入:通过合理膳食补充足够的铁元素。特别是铁摄入不足的人群,如素食者、贫血患者等。
改善消化吸收功能:通过调整饮食结构(如避免过多辛辣刺激食物)、定期体检等方式,减少对铁的吸收障碍。
定期体检: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液检查,早期发现并干预缺铁性贫血。
![]() | |
总结
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铁元素不足。通过合理的饮食、补充铁剂以及改善生活习惯,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。如果出现持续的贫血症状或体重下降,应及时就医检查,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(如其他类型的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)。